close

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



導演: 尼爾喬登
編劇: 尼爾喬登
演員: 席尼墨菲
連恩尼遜

故事以60、70年代的愛爾蘭及英國為背景,描述被丟在教堂門口的男嬰,長大後成為比女人還嫵媚的男孩。他挑戰教會,走進政治武裝抗爭的現場,邂逅了一個個令他刻骨銘心的男人,然而在他心中,永遠記著童年時曾經見過母親搭電車離去的背影。配樂部分則大量採用流行於60、70年代的英倫金曲,讓電影極盡賞心悅目。

其實這部電影是2005年的作品,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一直到今年的金馬影展「性別跨界」的單元才引進。

這陣子以來,除了頂尖對決之外,都沒有特別想要看什麼電影,結果發現這部竟然有上映之後,很快就找到好友一起去看了。進了電影院之後好友才提到上次也是跟我一起在真善美看浮華世界耶^O^

想看這部片與其說是體裁,其實一開始的動機是演員名單,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和連恩尼遜(Liam Neeson)都是相當有意思的愛爾蘭演員。台灣的翻譯其實不太對,Cillian的C其實是發K的音,翻成席尼不太對。

Anyway,這是一部看完之後令人感到非常愉悅的電影。主角Patrick,自稱自己是Kitten,從小喜歡偷穿養母的衣服跟偷用養母的化妝品,長大後展開了探索自我、探索外界的過程。純真的、憂鬱的、不卑不亢的、善良的、堅持自我的個性,加上若有所指的配樂,雖然導演藏了很多嚴肅的議題在影面裡,例如當時時常發生的愛爾蘭與英國之間的衝突,有時歡笑、有時悲傷,但是並不會讓看的人有太多負擔。

在電影開演前,好友才說這部片會讓她想到亂世浮生,回來查了一下,果然是同一個導演嘛(攤手)。導演的其他作品也不陌生,包括夜訪吸血鬼、豪情本色、蒙娜莉莎等。這樣就不難想像導演對於營造性別之間曖昧詭譎的氣氛的確非常有一套。

電影名稱「冥王星的早餐」是主角離家去倫敦找母親的途中,認識的摩托車手告訴他的,也是來自歌曲裡的歌詞「就像他在電影裡唱道:「即使不離開你所處的現實,想像依然可以讓心靈掙脫身體的束縛,遨遊宇宙,到冥王星上去吃早餐。」主角在尋找母親的旅程,是一段又一段驚險的經歷,有要殺死他的嫖客、頹廢的魔術師、差點在餐廳被炸死又被誤以為是放炸彈的變態,最後又很奇妙地得到警察的協助得以生存下去。似乎快要被大城市所吞噬,心靈卻沒有受到任何束縛,對我來講,男主角的女裝扮相或許不是最美的,但是就是這份堅持自我的光輝讓人覺得格外地可愛^__^

值得去看的一部好電影^_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wong 的頭像
    ewong

    靜影沈璧

    e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